虽然街球运动和街球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近年来街球赛事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社交网络成为各大街球品牌的土壤,跨地域的街球赛事也纷纷涌现。
“白乔丹”扣篮惊艳众人。上周末,“街球王”全明星赛在上海耐克篮球公园落下帷幕,众多国内街球品牌明星球员齐聚一堂,为球迷献上一场“街头味”的比赛。前NBA球员“骇客”肖恩·马里昂也来到现场,感受中国街球文化。
“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只要你认真对待比赛,并且想要变得更强,街球都会帮助你。”场边,马里昂向澎湃新闻记者聊起了街头篮球,以及作为曾经的“街头篮球少年”对中国和美国篮球的看法。
肖恩·马里昂(右)出现在球场上。“当你认真对待比赛时,街球也能帮到你。”8月初的上海,连晚上都闷热潮湿。但在上海耐克篮球公园,观众席上却人头攒动nba球员街头篮球,室内三层,室外三层,球场上更是人头攒动,颇有“村霸”比赛的场面和热闹。
但与“村BA”的感觉不同的是,这片球场上的篮球元素更加时尚,比赛氛围更接近大众流行、嘻哈街头文化。
当“慢牛”王增杰、“国子哥”曹芳、“俊哥”黄宇军、前八一男篮队长曹岩等几位在社交媒体上拥有高流量的中国街球明星相继走上球场时,现场的欢呼声和鼓励声也越来越大。
由于是全明星赛事,所以本场主赛的竞争没有前两站那么激烈,更像是一场大型聚会。加上嘻哈音乐人黄旭和创始人盛宇的加入,本场《街球霸主》全明星赛更像是一场大型秀。
场馆内观众爆满,一边是灌篮高手队的钟宪超冲入篮下直接起跳双手扣篮,另一边是王增杰运球轻松“喂球”曹芳……在这样相对轻松的比赛氛围中,灌篮高手队最终力压街头霸王队夺得全明星赛冠军,曹芳则以17分的成绩荣膺全明星赛MVP。“这场比赛真的像全明星赛,看起来没那么激烈,得分也更容易。”由于是第一次在中国看街头篮球比赛,前NBA状元马里昂在谈及对中国街头篮球的印象时,提到了“更严肃、更激烈”的感觉。
“在美国街头文化中nba球员街头篮球,哪怕是全明星赛,对抗也会更加激烈,因为他们走上球场的最初动机就是对抗。他们会真的阻止你得分,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赢得比赛。”
曹芳(右)荣获全明星MVP。许多优秀的NBA球员从小就参与街头篮球运动,包括马里昂、马布里、基德和杜兰特,他们都在街球场上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因此,在马里昂看来nba球员街头篮球,像《街球霸王》这样的篮球赛事,未来将有机会助力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只要球员们能够认真对待比赛,拿出坚韧的态度,站在球场上,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就有机会让整体街头篮球变得更好。”
“自保”与“变聪明”当然,街头篮球想要真正培养出一些能够在国际大赛上站稳脚跟的球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即便是在街头篮球文化发展最久的美国,想要从街头培养出球员,进入男篮世界杯或者奥运会这样的“高级”赛事,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如今,美国街头篮球也面临着一些人才问题,当NBA赛场上的“面子球员”、“流量领头羊”逐渐变成来自欧洲的球星时,马里昂也感叹,美国愿意涉足真正的街头篮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许多美国孩子不再去户外街头球场了。街头球场上更多的是成年人。除了在健身房训练外,那些打篮球的孩子更喜欢花时间玩游戏和浏览手机。”
马里昂感叹,自己打街球时,包里总是带着篮球,看到篮球场,就想上去投篮,看到街球场上有出色的球员,就想上去和对手较量一番。
“现在的孩子大多在体育馆里训练,很少有年轻球员能感受到街头篮球的氛围和风格。我不太喜欢篮球发展的这种趋势。”
这也是马里昂很享受在上海短暂观看街球比赛的原因。他认为,如果比赛能搬到街头,让更多人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篮球,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去尝试和打球。事实上,自6月22日以来,《街球霸王》系列已在北京和厦门举行了两次全国巡演,这也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大量讨论。
按照赛程安排,此次在上海举行的全明星赛是《街球王》全国联赛的第二阶段比赛,全国巡演的下半场将于8月在长沙、成都继续进行,最后的总决赛将于9月在广州举行。
“如果想真正走出街头球场,球员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伤病,因为室外球场和室内球场的打法有很大不同。”
在与澎湃新闻记者谈及对街头赌徒的建议时,马里恩提到了“自我保护”和“变得聪明起来”。
“有些球员在球场上表现得无所畏惧,身体接触频繁,受伤在所难免。但对于室外街头篮球来说,水泥地比木质球场更容易受伤,所以你要学会告诉自己不要做会伤到自己的事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